慕十七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九品中文www.9pz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去年冬天的时候,这只母猪一下下了十八只崽,喂到双月的时候,一只损耗都没有,每一次看起来都那么的健壮爱吃。

奶奶舍不得卖掉,就提议把这整窝小猪仔全部给留下来自己家里养着。

猪圈没有那么多,听说还是爷爷跟爸爸砍了一些树子和竹子,自己搭建了一个临时的猪圈棚。

好不容易熬到开春,猪食也变得丰富了起来,眼看着这些猪仔一只比一只长得好,奶奶虽然很辛苦,但却觉得特别的高兴。

沈初晴每一次给奶奶打电话,奶奶说得最多的就是她亲手养的这十几只猪。

还盼着过年的时候,这些猪全部都可以出栏了,到时候卖出的钱,给沈初晴两姐妹买几套好看的新衣服呢!

这是两个老人忙活了大半年的心血,结果却因为这一笔赔偿金的原因,不得不忍痛割爱,把这些猪仔提前出栏。

沈初晴一直都知道,爷爷奶奶不管年纪有多大,都永远是这个家里面最强有力的后备力量。

他们总会在这个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,尽最大的努力来给予帮助,平时又呆在这老宅里面,从来不会去打扰他们一家的生活。

“对不起”沈初晴望着看起来有些陈旧的老宅子,想着全家人都盼着家里面能够出个研究生,可偏偏自己却选了另一条道路来走。

擦了擦有些泪液的眼眶,沈初晴在心里面暗暗做下了决定,自己一定会加倍的努力,做出比读研究生更有成就的事业来。

回到家中,开始在网上搜集一些有关刺绣方面的资料,想要对这两年的市场环境做一个了解,来证明自己这个选择是正确的。

可打开电脑,也不知道浏览器是不是故意的,居然直接给她推了一篇关于现代刺绣生存艰难的文章。

里面完整地列出了近十年以来,国内四大名绣在业界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。

最让沈初晴觉得惊讶的是,这篇文章里面还罗列了近十年来刺绣价格之间发生的差异。

高端的刺绣作品大多都是出自于那些名师大家之手,产量并不怎么高,有些刺绣师三两年才会出一幅作品,但几乎都是被人给高价定制了的。

中端的刺绣作品,倒是有不少,大多数都是这些大师的徒弟们所制作,但因为价格比较高的原因,并不怎么得消费者的青睐。

特别是近年来,机器刺绣的崛起,同样篇幅的刺绣,人工可能要耗很多的时间才能完成,可对于机器来说,有可能三五天甚至时间更短就可以制作完成。

沈初晴去年就去过一个机器刺绣的工厂参观,一幅十寸左右的熊猫抱竹的绣面两个小时就能够完成,然而如果让自己进行手工刺绣,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是根本就不可能做好,还必须得是什么事儿都不做,只做刺绣才行。

因为成本比较低的原因,机器刺绣的价钱比手工刺绣要便宜了很多,对于很多喜欢刺绣图案的人来说,只要是绣的好看,价格又能接受肯定是最好的选择。

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,造成了现在愿意学习刺绣的年轻人越来越少,先不说耗费的时间,没有稳定的收入,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将来一定会成为大师,渐渐地就开始对这一个行业的技艺不感兴趣了。

还有一点就是,资深的刺绣大师,也不会随随便便的招收徒弟,招收徒弟的门槛特别的高,不但要求拥有美术基础,刺绣基础,在年龄上面也有要求。

这也造成了有些人,想要学习刺绣,根本就入不了门,有些条件可以的人,自然不愿意花几年时间去学习一门看不见前景的技艺。

随着老一辈的刺绣师们年纪越来越大,整个刺绣行业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。

有些人守着自己的手艺不愿意传授给外人,可家里面又找不到适合的传人,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门技艺失传。

刺绣并不是一个针线活,里面不但包含了很多不同的针法,还分了很多大的派系。

最有名的就有苏绣、湘绣、粤绣、蜀绣四个以地域区分的系派,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地方刺绣,比如苗绣之类的少数民族刺绣。

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研究一种针法,就比如蜀绣的交叠绣法,表面上只是一种技法,其实却拥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,这一百多年的时间,演变出了无数种各种各样的针法,给蜀绣增添了不小的光彩。

可同时,最早的一些针法,也因为技术传承的原因,消失在了历史的汪洋之中,只是偶尔从一些先人前辈的大作之中,进行推断研究。

沈初晴看着这上面阐述的这些观点,倒是和自己眼下所了解的差不多,滑动着手中的鼠标,继续往下面浏览。

在末尾的地方,文章的作者还有对于低端刺绣作品专门做出了一些介绍,这一块大多数都是一些小件,比如荷包、平安符、手绢之类的小东西,不怎么讲究技术含量,又可以大量制作,只要造型独特,图案精美,就可以受到各大旅游景区,甚至小商品市场的喜爱。

沈初晴对这个可熟悉了,八九岁就能够独立完成荷包刺绣,那是因为沈妈妈靠着这样的小刺绣钱补贴家用,沈初晴在空闲的时候跟着学的。

那个时候的暑假,一台风扇,一个簸箕筐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沈爸爸和沈初雪用解放鞋的鞋底脱玉米粒。

沈初晴跟着沈妈妈一起绣荷包、绣手绢、沈妈妈还高兴地给她开了工资,绣上一个可以有一块钱,一个假期下来,等到在开学的时候,沈初晴手上至少可以攒三十几块。

寒假的时候电风扇换成了一炉火,沈爸爸和沈初雪也从脱玉米粒变成了剥花生米,一家人围在一间屋里,可开心了。

其实青田镇的大多数人家,日子都是这样过的,特别是像沈妈妈沈奶奶他们这两个年龄段的人,她们有着传统的女红绣功,在空闲的时候,都会接一些这种刺绣的小活来做,一来不让自己的手闲着,二来又刚好可以挣点钱补贴家用。